教育是一國之根本,而幼兒教育更是一切教育之基礎(蔡怡貞,2007)。根據內政部統計處(2010)最新公佈資料,全國新生兒出生數已經由1999年的283,661人降至為2009年的191,310人,而內政部更推計2017年台灣人口將呈現零成長的停滯狀態。由此生育率的下降與人口零成長的坡度看來,當前幼教產業的艱難為營是可想而知的。
而隨著全球少子化時代的來臨與外籍新興人口的遷入,台灣社會結構在轉型,如,不婚族、頂客族的新型社會結構有增無減。家庭成員結構也急遽在改變,如,兩大一小的「小康家庭」,兩老一小的「隔代教養家庭」或一大一小的「單親家庭」、「失婚家庭」、「重組家庭」…等不同家庭結構漸趨增加。當這全球少子化時代來臨之際,偏偏又遇上席捲全球的金融大風暴,更是不由得讓人感嘆:「真是何其有幸?能親臨此世紀罕見的金融海嘯!」也因此使得許多家庭頓時失去經濟財源,孩子的學前教育更因而受到波及而形成大人休無薪假,小孩也放長假(因為家長繳不起學費)的情況比比皆是,因此造成許多幼教產業應聲倒下關門大吉,有些業者更是勉強維生。而當園所汲汲尋求維生的同時,堅持站在幼教最前線的幼兒園教師們其職場幸福感又為何呢?研究者質疑這是支持著幼兒園教師堅守崗位的最大動力?此為本研究動機一。
由於幼教產業是一良心事業,它雖是教育組織單位,但卻不同於一般的營利企業,但幾乎都有一共同目標,就是-「生存」。而當組織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時,則需因應環境的改變才能生存和成功(陳章儀,1999)。越來越多之企業管理者亦認為,組織成員之工作滿意度是企業運作成功之關鍵因素(Piercy & Morgan, 1991)。而方雅青(2006)亦指出,若企業能重視員工服務、員工滿意度及忠誠度的提升……本文未結束,完整試讀內容請點選以下「點閱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