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多年來推動重要議題融入課程,主要原因不外乎社會變遷快速,許多值得探究與學習的課題因應而生,且無法在既有的課程領域或單一學科範籌解決。再者,也不能一味增加學生學習時數做為解套之方式,議題融入課程也因應而生,不失為權宜之做法。 至於什麼議題可謂重要,必須融入中小學課程中進行學習,則與時代脈絡息息相關。從早期的九年一貫課程到近年的十二年國教課綱,重要議題確實因社會脈動而有所調整,教育部公告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綱要總綱》指出,中小學課程設計應適切融入性別平等、人權、環境、海洋、品德、生命、法治、科技、資訊、能源、安全、防災、家庭教育、生涯規劃、多元文化、閱讀素養、戶外教育、國際教育、原住民族教育等議題(教育部,2014)。從內容可見,隨著時代之變遷,教育議題項目大量增加,但也有些議題始終受到關注,性別平等即其中之一。幼兒園是孩子進入學校生活的起點,幼兒園將性別平等教育融入教保活動課程,將有利學習者對相關課題之學習與理解。 幼兒何時需要接受性別平等教育呢?《親子天下》引用《科學》雜誌的研究指出,5 歲的孩子對性別還沒有什麼偏見,但若詢問 6、7 歲的孩子,他們會普遍認同「男生天生比女生聰明」、「學校裡女生比男生成績好」(田育瑄,2017)。這顯示性別平等教育需從小做起,建立友善的性別平等概念,否則孩子反而因進入幼兒園,加速了性別偏見或刻版印象之學習……本文未結束,完整試讀內容請點選以下「點閱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