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加油站
首頁學習加油站Hot Issue 重要議題回顧商機,從價格戰打到心理戰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理性的非理性:誰都逃不過的10大心理陷阱》

商機,          
從價格戰打到心理戰

  「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也就是美國年終假期購物季中瘋狂大採購的一天,傳統上在感恩節次日展開,但近年來零售業者把打折搶客的日期不斷提前,今年竟提早到本周六(11月1日)就起跑,消費者可能連萬聖節糖果還來不及吃完,就要摩拳擦掌準備搶購便宜貨了。

  今日美國報報導,網路零售巨人亞馬遜(Amazon)搶先祭出假期優惠商品大特賣,使得今年的假期購物季提早在本周六開鑼,比傳統的購物季啟始日提早將近一個月....此外,亞馬遜也將從11月1日起,提高每天限量優惠產品的頻率與品項,直到感恩節過後那個「黑色星期五」周末為止。愈是逼近「黑色星期五」那天,推出限時優惠商品的次數就愈頻繁,最多可能每十分鐘就推新的優惠......

【轉載自 經濟日報/2014年10月31日】
  ....................................................................................................................................................
 

為什麼消費者會瘋狂購物?

  近年,中國大陸的『光棍節』與網路購物「聯姻」,變身熱火朝天的網購狂歡節。資料顯示,在2012年11月11日零點後的第一分鐘,有大約1,000人湧入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網上商城(tmall.com)和淘寶網上集市(taobao.com),這幾乎是北京市常住人口數的一半。這一天,天貓和淘寶分別賣出了132億元(人民幣)和59億(人民幣)的商品,比起很多傳統大型百貨商店一年的銷售額還要多得多。其中,參與購物的有2.13億是獨立用戶,占據中國網友人數的四成。

  同樣地,美國企業打折最厲害的日子,莫過於每年感恩節( 11 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後的「血拼」 黑色星期五了。這一天通常被認為是代表了美國消費者在聖誕採購季節的正式開始,是每年零售業聖誕採購季節銷售業績的晴雨表,也是一年中各個商家最看重最繁忙的日子。在黑色星期五這一天,多數商店都會在清晨五、六點開門,有的甚至提前到午夜 12 點,商家更會採取在感恩節的前幾天在報紙上刊登廣告、發放優惠券、對商品大幅降價等措施來吸引顧客。很多消費者把這一天視為準備聖誕禮物或買到便宜貨的黃金時刻,商店開門的那一刻,偶爾也會因過於擁擠爭搶而釀成踩踏事件。因此這個黑色星期五很自然被消者稱為「血拼」黑色星期五。

  網路購物,正是因為其經常提供特別大的優惠,而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

   1985 年芝加哥大學的理查˙塞勒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效用」( Transaction Utility )理論,用以解釋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優惠而購物的現象。交易效用理論提出,消費者購買一件商品時,會同時獲得兩種效用,獲得效用( Acquisition Utility )和交易效用。其中,獲得效用取決於該商品對消費者的價值以及消費者購買它所付出的價格,這和傳統經濟學理論中的消費者剩餘( Consumer Surplus )概念類似。但交易效用則取決於消費者購買該商品所付出的價格與該商品的參考價格( Reference Price )之間的差別,即與參考價格相比,該交易是否獲得了優惠。

   打折等促銷優惠所帶來的交易效用帶給消費者很大的購物樂趣,但是,也經常讓消費者過量購買很多他們可能並不需要的東西。不過,也有相反的情況。當商品的價格高於參考價格時,交易效用就變成小於零,這種負交易效用可能會讓消費者捨不得購買他們其實很需要的東西。

   以中國大陸的經濟為例,很多人經常抱怨消費在「出口、投資和消費」的比例太低。然而,光棍節的購物盛宴和網路購物的飛速發展,卻讓我們看見了消費成長的希望。因此看來並不是中國大陸的消費者不願意消費,而是其政府稅率太高以及大多數商家平時的商品價格太高,而抑制了消費。這也是為什麼有那麼多中國消費者跑到國外去瘋狂購物帶回中國?為什麼很多大型商場門可羅雀,而單單一個淘寶每天的包裹量卻超過 1,200 萬個?

 

 
....................................................................................................................................................

   ■ 內容摘自『理性的非理性:誰都逃不過的10大心理陷阱』,鄭毓煌、蘇丹 著,智勝出版 


315
(定價 350 元)

詳細書摘

理性的非理性:誰都逃不過的10大心理陷阱


鄭毓煌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行銷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市場行銷系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中國企業研究中心研究員,曾在美國任教以及多家全球500強公司的行銷和戰略規劃部門工作。目前是美國行銷科學研究院(MSI)會員、中國消費者研究論壇副主席、《行銷科學學報》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管理科學部項目評估專家、教育部全國博士生論壇(管理學)行銷學科總協調人、國家質檢總局全國品牌價值委員會技術專家委員,以及《哈佛商業評論》、中央電視台等多家媒體的專欄作者和評論專家。研究論文在2009~2013年連續五年獲得「中國行銷科學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並在2011年榮獲美國行銷學會(AMA)《行銷研究學報》(JMR)「對行銷理論、方法和實踐最具影響力和長期貢獻的學術論文」William ODell獎的最終提名獎。

蘇丹
美國新澤西州立大學傳媒學博士,思卓行銷科學研究院執行董事。曾任奧美大中國區消費者洞察副總監,長期關注中國消費者的行為和趨勢,主要研究興趣為消費者選擇與決策、語言對行為的影響、消費者說服的心理過程,以及國家及地區形象宣傳策略,著有《深入中國》(China Beyond)等中英文著作。

....................................................................................................................................................

本書四大特色

  1. 企業經營者、市場行銷人員、廣告從業者……甚至你我每一個人,只要身處商業社會,只要面臨選擇,就必須上完這10堂課!這也是每個想要幸福生活、快樂工作的人最期待的書!
  2. 這本書把心理學和經濟運作規律完美結合,透過講解10項行為經濟學法則,從人的非理性角度出發,深入剖析潛伏在日常生活中的10大心理陷阱,從而透徹地研究市場中人性行為的複雜性及其重要的商業運用。
  3. 在本書中,你會發現那些最優秀的企業、那些脫穎而出的品牌,無不把全部精力和時間投入到對「人」的了解上。傳統經濟學認為人們都是理性的「經濟人」,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總是做出各種令人匪夷所思的「非理性」決策。
  4. 21世紀是變革的世紀,傳統商業的營利模式、生存模式受到互聯網的嚴重衝擊,行業的界線越來越模糊。在變化的世界裡,永遠不變的是人的行為,他們總是被共同的規律所引導著。只有看透人的非理性行為,才能洞悉商業和人性的本質!在大變革時代,人們需要再造競爭力。這本書會告訴你,如何用非理性的積極力量,構築現代商業競爭力。


...........................................................................................................................................................
{ Go Top }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近期熱門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