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台灣地區人口結構的快速變遷,使得各級教育面臨巨大的衝擊。人口結構的變遷主要表現在學齡人口減少、外籍配偶增加以及高齡人口增加的來臨等三大層面,即人口的三化:少子化、異質化與高齡化(教育部,2006a),而其中又以少子化對義務教育的影響最大。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公布的台灣地區2002∼2051年人口推計顯示,出生人口數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此意謂著義務教育的就學人數將大幅減縮,未來義務教育的發展將由量的注重到質的提升為主,教育改革將朝向小班教學的理想推進。
學生受教環境的營造關係著教育成效,對於學生學習亦有關鍵的影響,其中降低班級人數尤為各國教育革新所重視。當美國柯林頓總統致力於降低小學每班人數為18人之際,我國亦優先貫徹「降低班級人數」的國民教育政策,並將「降低班級人數」正式納入行政院教育改革的行動方案中。
從國中小學生人數分析看出,國中小學生數逐年遞減。以國中人數為例,全台灣的國中學生人數,在89學年度平均每班可達35人之標準,但是在教育主管機關堅持每班38人的統一標準下,則出現38人以下的學校反而需要併班,結果「小班」變成「減班」。繼國中在89學年度、90學年度嚴重減班後,92學年度起,國小亦出現嚴重減班現象。如果仍然維持35人標準,勢將導致國小出現另一波減班,估計每年減班的數量將高達1,000班,95學年度最多將累計減少6,000∼7,000班。這種現象不僅造成現職教師嚴重超額,也導致準教師求職無門,變成流浪教師。原本為提升教學品質的小班政策,反而產生另外的副作用,顯然,教育部在降低班級人數的政策上,未能全面考慮少子化趨勢的衝擊。因未能於事前做好全面性的因應措施,不免讓人懷疑教育部的政策花費了1,158億7,422萬元的真正效果為何?降低班級人數究竟是教育部政策的功勞?或是出生人口自然減少所造成?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此針對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發展之趨勢、班級人數之變化、教育部降低班級人數政策進行探討,並以ARIMA模式分析提供更直接的發展趨勢證據,以為未來政策規劃的參考。
一、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人數政策不宜繼續推動
從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及班級人數變化趨勢所示,87學年度開始推動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人數政策,在當時確實發揮部分政策功效。然而在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持續減少,班級人數自然隨著下降。教育機關堅持統一每班35人或38人標準,未達標準以上學校反而被併班,因而「小班」變成「減班」,此時,降低班級人數政策有全面檢討的必要。此外,降低班級人數政策為增加校舍建築、硬體空間及師資需求,整體花費為1,158億7,422萬元。考量外在環境變化及教育資源浪費的現象,此政策實不宜再繼續推動。
二、推動「不減班、不減師」政策以解決師資供需失調問題
從上述未來10年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與班級人數之變化趨勢,未來班級數勢必只減不增,而在減班趨勢下,勢必會造成師資供需失調,如超額教師與流浪教師的校園危機,影響降低班級人數政策的美意,以及教育的主體??學生的受教環境。因而以94學年度班級數為計算基準,因應未來10年國民中小學班級人數變化發現,在不需額外增加經費的前提下,自然可達到降低班級人數的理想。因此,在少子化趨勢下,「不減班、不減師」政策可解決目前國民中小學教師超額所造成的校園恐慌與流浪教師的社會問題。
總之,教育政策的制定應能適時反映外在環境的發展變化,若能預先掌握未來發展的趨勢動態,對政策的推動將能更為有效且周延。為因應人口結構的變化,即時確定未來學生的數量變化趨勢,事先做好妥善的應變措施,並適時地投入教育資源,對教育的發展將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成效。
三、重視教師課室教學能力的提升
國民中小學屬於義務教育,學生之個別差異極大,需要經常實施個別化教學,以提升教學效能。而降低班級學生人數,可增進師生互動,較易實施個別化教學及個別輔導,進而提升教學品質。在班級學生人數逐年下降的同時,企盼教師的專業知能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夠逐年提升,在新世紀來臨時,展現精緻、多元的義務教育新風貌。
為因應國民中小學班級人數減少趨勢,有效運用教育資源,從量的擴充到質的提升,建議應將教育資源移至教室教學,最重要的是提升教師課室教學的能力,鼓勵教師發揮小班教學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中心,並讓每位學童均能獲得相同的受教機會,提升義務教育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