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點網路書店 ─ 全國最大考試用書網路書店【公職就業 / 高普特考 / 研究所考 / 律師司法官 / 英文檢測 / 金融證照】年度考試 . 暢銷排行
流浪教師問題,該如何解套?
 
  「少子化」、「異質化」與「老年化」是目前台灣人口結構改變的主要特徵。對教育部門而言,不論是傳統的教育體系或是終身學習體系都必須面對此一課題。尤其是少子化與異質化的人口現象,教育行政應如何面對?這是現階段必須考量的課題。  
 
因少子化而造成流浪教師問題,教育行政部門該如何解套?
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張鈿富 告訴你:
 

因應人口結構改變、推廣人口教育以建立正確的理念為首,在教育行政部門的行動策略中,須以組織的建立與人員的組訓為工作重點,其中,教育部成立「人口結構因應小組」,研究各級學校面對人口結構改變的策略;縣市成立「中小學教育行動小組」,協調各級學校面對學齡人口趨勢進行的組織改造,加強辦理因應學齡人口減少的相關活動,強化教育行動的共識。以下就確保教育品質、整併學校與重現融入教育三方面進行探討。

(一)確保教育品質
教育行政部門要面對主要的職掌,在人口結構改變中確保教育品質,尤其是要掌握人口異質化的核心問題。OECD(2005)曾列舉教育品質六個不同的定義,從六個不同的觀點來看教育品質:
 1.產出的觀點(the productivity view)。
 2.教學效能的觀點(the instrumental effectiveness view)
 3.調適的觀點(the adaptation perspective)
 4.公平的觀點(the equity perspective)
 5.效率的觀點(the efficiency perspective)
 6.不連結的觀點(the disjointed view)

(二)整併學校
學校整併要取得相關師生、家長及社區的共識,做好交通接送 (以30分鐘以內車程為宜),使空出之教室、校地及設施能善加利用。學校整併可採行的方式有許多種(教育部,2005):
 1.由本校改為分校
 2.由本校改為分班
 3.由分校改為分班
 4.由本校裁併
 5.由分校裁併
 6.由分班裁併

(三)重視融入教育
受教權為基本人權之一,外籍配偶接受台灣教育應獲得法律上的支持與保障,社會的融合是進步的基本條件(黃富順,2003)。接受完整的基本教育是外籍配偶融入我國社會的踏腳石,教育外籍配偶的意義在於使其認同自己的角色定位,不再以「外來者」自居。根據Rawls的「正義論」,機會均等是不可能的,而且「『自然』優勢與社會優勢是同樣武斷的」,「沒有理由認為所得和財富的分配不能由歷史和社會條件來決定,但可以由自然屬性的分配來決定」。所以在機會平等之上,還要再加上Rawls所謂的「差異原則」(difference principle),也就是「如果某些人有所得,處於不利地位的人也應有所得」(林本炫,1999)。

外籍配偶以識字做為融入台灣社會的基礎,做為促進個人拓展其生命視野的途徑,向來為許多學者所強調(何青蓉,1995,1999),其主要是能藉由識字的學習,在適應生活環境之外,更深度地觀照個體與世界的互動情形,而以不同的思維及行動回應外在世界。因此,識字與否對外籍配偶移入台灣社會後的生活適應及發展,是相當重要的關鍵。

台灣是一個自然資源不足的國家,因此人力資源便成為重要的發展依靠,人力素質的好壞直接影響國家的發展。而人力素質不僅要具備生產的知識與能力,國民基本生活素養的提升也非常地重要。一個社會的發展最主要的原動力來自於素質優良的國民,而素質優良的國民首重生活素養。所謂生活素養,包括日常生活的基本禮儀、生活規範、守法精神、人文關懷、團隊精神、良好生活習慣、生理/心理健康、親子關係、社區生活、幸福感及愛鄉愛土情懷等。就外籍配偶而言,這些能力的獲得需要透過非正規的教育來充實。黃富順(2003)指出,「外籍新娘」個人的生活調適問題,如語言隔閡、飲食習慣、風俗文化、年齡差距、生活習慣、教養子女的態度等,加以認知落差、觀念不同,對下一代的教養便易產生問題。因此,教育外籍配偶不僅是要幫助她們儘早融入台灣社會生活,更必須擔負起提升國民生活素養的功能。

而在融入社會的行動策略中,應特別運用社會資本的概念來處理。社會資本是一種網絡,也是一種橋樑,透過教育,應該讓這個網絡發揮應有的功能,早日克服人口異質化的問題。

   
 
… 轉載自《教育行政:理念與創新》
 
 
 
如有一天你成為教育部長,請試提出因應少子化趨勢之未來教育政策規劃?
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鄧進權
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張鈿富 一起告訴你:
 

近年台灣地區人口結構的快速變遷,使得各級教育面臨巨大的衝擊。人口結構的變遷主要表現在學齡人口減少、外籍配偶增加以及高齡人口增加的來臨等三大層面,即人口的三化:少子化、異質化與高齡化(教育部,2006a),而其中又以少子化對義務教育的影響最大。根據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公布的台灣地區2002∼2051年人口推計顯示,出生人口數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此意謂著義務教育的就學人數將大幅減縮,未來義務教育的發展將由量的注重到質的提升為主,教育改革將朝向小班教學的理想推進。

學生受教環境的營造關係著教育成效,對於學生學習亦有關鍵的影響,其中降低班級人數尤為各國教育革新所重視。當美國柯林頓總統致力於降低小學每班人數為18人之際,我國亦優先貫徹「降低班級人數」的國民教育政策,並將「降低班級人數」正式納入行政院教育改革的行動方案中。

從國中小學生人數分析看出,國中小學生數逐年遞減。以國中人數為例,全台灣的國中學生人數,在89學年度平均每班可達35人之標準,但是在教育主管機關堅持每班38人的統一標準下,則出現38人以下的學校反而需要併班,結果「小班」變成「減班」。繼國中在89學年度、90學年度嚴重減班後,92學年度起,國小亦出現嚴重減班現象。如果仍然維持35人標準,勢將導致國小出現另一波減班,估計每年減班的數量將高達1,000班,95學年度最多將累計減少6,000∼7,000班。這種現象不僅造成現職教師嚴重超額,也導致準教師求職無門,變成流浪教師。原本為提升教學品質的小班政策,反而產生另外的副作用,顯然,教育部在降低班級人數的政策上,未能全面考慮少子化趨勢的衝擊。因未能於事前做好全面性的因應措施,不免讓人懷疑教育部的政策花費了1,158億7,422萬元的真正效果為何?降低班級人數究竟是教育部政策的功勞?或是出生人口自然減少所造成?這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此針對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發展之趨勢、班級人數之變化、教育部降低班級人數政策進行探討,並以ARIMA模式分析提供更直接的發展趨勢證據,以為未來政策規劃的參考。

一、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人數政策不宜繼續推動
從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及班級人數變化趨勢所示,87學年度開始推動降低國民中小學班級人數政策,在當時確實發揮部分政策功效。然而在少子化趨勢下,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持續減少,班級人數自然隨著下降。教育機關堅持統一每班35人或38人標準,未達標準以上學校反而被併班,因而「小班」變成「減班」,此時,降低班級人數政策有全面檢討的必要。此外,降低班級人數政策為增加校舍建築、硬體空間及師資需求,整體花費為1,158億7,422萬元。考量外在環境變化及教育資源浪費的現象,此政策實不宜再繼續推動。

二、推動「不減班、不減師」政策以解決師資供需失調問題
從上述未來10年國民中小學學生人數與班級人數之變化趨勢,未來班級數勢必只減不增,而在減班趨勢下,勢必會造成師資供需失調,如超額教師與流浪教師的校園危機,影響降低班級人數政策的美意,以及教育的主體??學生的受教環境。因而以94學年度班級數為計算基準,因應未來10年國民中小學班級人數變化發現,在不需額外增加經費的前提下,自然可達到降低班級人數的理想。因此,在少子化趨勢下,「不減班、不減師」政策可解決目前國民中小學教師超額所造成的校園恐慌與流浪教師的社會問題。
總之,教育政策的制定應能適時反映外在環境的發展變化,若能預先掌握未來發展的趨勢動態,對政策的推動將能更為有效且周延。為因應人口結構的變化,即時確定未來學生的數量變化趨勢,事先做好妥善的應變措施,並適時地投入教育資源,對教育的發展將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成效。

三、重視教師課室教學能力的提升
國民中小學屬於義務教育,學生之個別差異極大,需要經常實施個別化教學,以提升教學效能。而降低班級學生人數,可增進師生互動,較易實施個別化教學及個別輔導,進而提升教學品質。在班級學生人數逐年下降的同時,企盼教師的專業知能及學生的學習能力也能夠逐年提升,在新世紀來臨時,展現精緻、多元的義務教育新風貌。

為因應國民中小學班級人數減少趨勢,有效運用教育資源,從量的擴充到質的提升,建議應將教育資源移至教室教學,最重要的是提升教師課室教學的能力,鼓勵教師發揮小班教學多元化、個別化、適性化的教學理念,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中心,並讓每位學童均能獲得相同的受教機會,提升義務教育品質。

 
… 轉載自《教育行政:理念與創新》
 
 
高點網路書店 台北市開封街一段2號8樓 電話:02-2381-5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