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通識教育是以培養全人為目標,尤其在分系分科授課的大學顯得特別重要;然而,針對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通識藝術教育,卻鮮少有學者提出系統性的研究,僅見零星式的期刊論述。針對大學通識藝術教育的研究,吳方正(1996)指出,大學通識藝術課程大多僅限於
鑑賞的類型;徐秀菊與黃秀雯(2004)則認為,學生們在通識藝術課程中所期望獲得的能力,
以「操作和創作」最獲青睞,「鑑賞、批評和藝術應用」的能力則其次;陳永賢(2005)亦認
為,藝術教育的課程含有許多「動手做」(hand on)的教材內容,實作或技能課程不但能激發學習動力,同時也最容易產生觸類旁通的效果。從上述幾位學者的研究不難發現,國內的通識藝術教育多以「藝術賞析」為主,因而呼籲應加上「創作取向」的課程內容(吳方正,1996;
徐秀菊、黃秀雯,2004;陳永賢,2005)。然而,不論「創作」或是「賞析」的內容,都是藝術教育中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誠如Duncum(1999)所言,日常生活中大量涵義豐富且變化迅速的視覺訊息,已經主導我們「看」的方式,因此,不能忽視日常生活中的視覺藝術經
驗以及驅動力,藝術教育工作者應該研究日常生活的視覺文化藝術,強調生活美學立即的參與。針對高等藝術教育,研究者關切的已不再僅止於「創作」或是「賞析」的內容,而是一位藝術教學者,應該設計什麼樣的課程主題?活用何種教學方式?讓大學生能夠將藝術學習,內化成一種能力,進而成為一位生活藝術的實踐者與應用者。
不諱言的是,目前大學教師的教學仍以講述為主,學生多半依照教師的指示進行學習;
London(1994)指出,現今學校教育過度依賴視廳器材來引介教室外的事,很少帶領學生直接去經驗和探索生活周遭的環境,然而生活中的環境資源,卻遠比遙遠且片段的二手資料更具啟發性。Klein(1992)則具體指出,許多教育問題的形成,其癥結在於學校教育無法與學生的生活環境做適切的連結。廖敦如(2005)亦認為,社區中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文化資源,教師可以從其自然環境、社會歷史或文化遺產的脈絡中延伸出相關議題,找出一個
「可與學校課程、社區文化互動的概念網(web)」。有鑑於此,研究者認為,藝術教育課程必須更積極推動社區參與,並有效地應用社區資源,增加課程活動內容的豐富性與多元性。
近年大學教育改革的思考核心是,學生需要什麼形式的學習,才能獲得現實世界所需要的知識與能力(教育部,2006)?Suchman(1987)指出,人們日常生活的思考活動是發生於文化脈絡中,是情境化的(引自Mayer, 1992);知識必須在產生及應用的情境中去解釋才有意義(Brown, Collins, & Duguid, 1989)。Papert(1996)亦認為,雖然記憶與練習是運用知識的基本方式,但是強調情境脈絡中的問題解決能力,才是終身學習以獲取新知的基礎;因此,學習應著眼於生活情境的脈絡,從現實世界問題出發,與生活交織成一個互動式的學習情境,將知識概念內化為帶得走的能力。近年來,許多教育心理學的學者(Pintrich, 2000; Zimmerman
& Martinez-Pons, 1990)主張,學習者並非被動的角色,他們能積極參與學習歷程,並主動建構知識;因此,以行動學習(action learning)為導向的學習形式、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為核心的學習過程,已成為未來教育的潮流(教育部,2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