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凡談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政策背景時,最經常引用(或「經典」)的說法是「自1983年教育部長朱匯森任內起,迄今歷任十位部長,歷經二十餘年的歲月,每位部長一再提出研議延長國民教育的構想,卻只聞樓梯響,未見人下來」(李然堯,2007:15)。至今(2010年)則又增鄭瑞城與吳清基兩位部長。因此確切來說,已有十二位教育部長從參與研議、規劃到推動、掌理「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政策之執行,工程不可謂不大,也足見教育部居中主導的強大力量。根據 M. Kogan(1975:55)的觀點,所有的「政策」(policy),當然包括教育政策在內,壓根就是「為官者對價值進行權威性的配置,做出法定意圖的權力性表述,並設定操作的目標、程序及方式」。因此在界明作為政策「前景」(foreground)的「十二年國民教育」後,自當進一步敘明「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的「後景」(background),亦即「背景」,藉以廓清「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背後牽連的機構性、權威性及操作性的斧痕或踪跡。
首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不僅是歷任教育部長殫精竭慮的重要政策,且也是歷次總統大選的政見之一,並以「教育政策白皮書」作為競選文宣,既是允諾的「政見」,就會有「兌現」的壓力。於是在陳水扁總統執政期間,便於2003年九月舉行「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又名「新世紀」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將「十二年國民教育」列案研議及討論,並做成階段性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新增「基本」一詞)的結論與共識,自此「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成為教育部既定之政策。2008年政黨二次輪替,馬英九總統亦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納入競選政見之中,自然也有「兌現」的壓力,故於今(2010)年八月召開「第八次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已將「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列入研討議題,冀能確立並通過各項計畫及方案的實施途徑與考核機制。
其次,「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在既定政策外,還有「改革」(reform)的意味,只是這次的教育改革,不同於1993-2004的十年教改,彼時先有出自「民間」教改團體發起,如黃武雄所言:「台灣的教育發展累積數十年的問題,在這次民間發動的教改運動中,總算首度得到社會大眾的注意。」(引自周祝瑛,2003;23)再得到教育部積極的回應,乃於1994年六月召開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外,並在同年七月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針對台灣教育發展狀況進行全面的檢討後,提出教育改革的應行方向與具體方案,作為教育部推動教育政策的重要參考(洪仁進,2003:4)。相較而言,所謂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其旨係在回應2003年「全國教育發展會議」中心議題結論三「回歸國民教育本質,階段性推動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同時也是今(2010)年「第八次全國教育發展會議」的研討議題,故實為具有「延續性」的教育政策。…本文未結束,完整試讀內容請點選以下「點閱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