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連日來國內政局劇烈變化,泛藍領袖馬英九帶頭推動罷免總統
,深陷第一家庭及親信弊案的陳水扁總統強力反擊,已引發部分藍綠基層民眾的動員較勁。如何穩定大局,尋求化解政治危機的妥適對策,已是藍綠政治領袖必須面對的嚴肅考驗。當前國內政治危機之總統親信及第一家庭弊案纏身,讓人民嚴重質疑領導者的清廉與治國能力…… |
【 轉載自工商時報 2006/06/12 】 |
..................................................................................................................... |
何謂「領導」?領導人應具有的特質有哪些?又如何來學習領導力呢?事實上領導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單一模式。綜合相關的文獻,此書作者指出了現代領導學的學習途徑有十二點(請見「領導學」第一章內容)。而其中最值得大家思考及重視,以及是最重要的方向是「倫理領導」。
|
|
通常高階領導人的所作所為被視為行為準則,是其他人觀察及效法的榜樣,並進而引導組織內各階層同仁的決策。然而如何做出符合道德倫理的決定?現存的各種哲學理論都可以據以做為架構,幫助你確立道德正確的決定。以下是較受歡迎的五種倫理理論: |
|
一、
權利理論(rights theory):
此理論認為決策時必須保護所有相關人員的基本道德權利。其中需要考量的一些權利包括:
(1) 了解與己有關情事真相的權利
(2) 隱私權(在不侵犯他人權利的情形下)
(3) 免於傷害的權利(除非是承擔已知的風險)
(4) 對於已承諾之合約或協議事項的權利 |
|
二、
公益理論(common good theory):
乃指個體的私益不能悖離廣大社會的公益。 |
|
三、
公正理論(fairness theory):
公正理論強調的是倫理行動把每個人都視為平等的,不偏坦、不歧視。在決策之前就必須決定結果的公正性。 |
|
四、
實利途徑(utilitarian approach):
實利途徑要求對所有可行方案進行評估,然後選擇能為最多人帶來最大好處(或最少損害)的方案。 |
|
五、
道行倫理途徑(virtue ethics approach):
道行倫理途徑認為在進行決策時,我們必須選擇能夠有益於品行特質的方案。根據此理論,如果某個行為能為某人培養諸如誠實、無私、勇氣等美德,才算是倫理行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