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股市指數在今(2011)年4∼5月所以能衝上高點,不是靠外資、而是靠內資,也就是集結散戶螞蟻雄兵力量的『用戶委託人代表(Account Representative)』制度,」
...
【轉載自工商時報 2011/7/24】
.................................................................................................................................
一般而言,跨國企業的長期籌資決策通常會?及到籌資「來源」與「地點」的選擇,
茲分述如下:
一、 籌資來源的選擇: 籌資來源可分區分為二種,一種分為是內部資金來源與外部資
金來源;另一種則是依據籌資工具分為負債資金來源及權益資金來源:
- 內部資金來源與外部資金來源:在內部資金來源方面,包括各據點的保留盈餘以及各據點之間的資金融通(如母公司將資金借貸給子公司)等;而外部資金來源則包括向銀行借款或在資本市場發行有價證券(如公司債或股票)籌資基金等。當跨國企業有不錯的獲利能力時,會優先以內部資金來滿足及資金需求,當內部資金不足支應時,才會考慮外部資金來源。
此外也有一些因素會影響內部及外部資金來源的選擇,例如稅負成本、政治風險、匯率風險等考量。
- 負債資金來源及權益資金來源:在這二種資金來源的選擇上,跨國企業應考量的因素以及兩者對跨國企業的影響請見下表。

二、 籌資地點的選擇:跨國企業選赴海外籌資的主要原因及考量因素包括:
- 市場規模及流動性:如果跨國企業母國的場規模太小、流動性不佳時,往往會選
擇赴海外籌措資金,以滿足其龐大的資金需求。
- 滿足跨國經營的外幣資金需求:由於跨國經營的特性,跨國企業通常會有外幣資金的需求,因此會選擇赴海外籌措外幣資金,直接支應海外據點或海外直接投資的資金需求,提高跨國資金調度的效率。
- 降低資金成本:海外籌資的管道非常多元,有利於跨國企業尋找低成本的資金,
以降低整體的資金成本,提高企業的價值。
- 強化企業的經營體質: 跨國企業赴海外籌資時必須遵守外國資本市場的規定,若
其規定較為嚴格,透過海外籌資將可強化跨國企業的財務、會計、內部稽核等管理
制度、促使管理階層提升經營績效及落實公司治理,以進一?改善經濟經營的體質。
- 提升企業的知名度:跨國企業在海外籌措資金,將有助於提高跨國企業在海外的
知名度。例如目前有很多歐洲精品業者赴香港掛牌上市,其中有部份原因就是要提升企業在香港或中國大陸等其他亞洲地區的知名度,以利於進軍亞洲市場。
- 規避匯率風險: 跨國企業可利用調整融資策略來規避匯率的經濟風險。例如當跨國企業擁有很多某外幣的資產或收入時,則可在海外舉借該外幣資金來規避經濟風險。但此規避策略執行的前提是跨國企業必須真的有外幣資金的需求,否則僅為了規避經濟風險而去舉借外幣資金將得不償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