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法總論
|
 |
|
|
【作者】 |
陳清秀
延伸閱讀
|
【書號】 |
5C102RL |
【適用】 |
大學用書
|
【出版社】 |
元照出版 |
【出版】 |
2022/6 |
特價:855元 ( 定價 900 )
|
|
|
|
|
|
|

.本書特色是將稅法總論的各項重要問題,作一綜合性分析探討,內容包括稅法基礎理論、基本原理、稅捐債務法律關係、稅捐稽徵程序關係、稅捐罰則以及稅捐行政救濟等稅法一般共通性問題,其內容豐富。
.主要參酌引進德國、日本學說理論,並就我國實務見解加以分析探討。
.可供大學研習稅法課程之使用,也可作為實務上處理稅務案件之參考。
.如能熟讀本書,應可具備稅法基礎知識,而具有處理稅法問題之基本能力。
|
|

第十二版序 序 言
第一章 基礎理論 第一節 稅法的意義及其特徵/1 一、稅法的意義/1 二、稅法學在體系上的地位/1 三、稅法的特質/9 四、稅法學的研究方法論/12 第二節 稅法的體系/16 一、法律體系的任務/16 二、稅法體系研究的目標/16 三、稅法的外部體系/17 四、稅法的內在體系/21 五、稅法體系思考的實益/26 第三節 稅法上建制的基本原則/29 一、概 說/29 二、稅法上特殊的正義原則/30 三、稅捐的課徵與憲法上的原則/47 第四節 稅捐、規費、受益費與特別公課/75 一、概 說/75 二、稅 捐/75 三、受益負擔(規費與受益費)/81 四、特別公課/88 五、環境稅/93 第五節 課稅權——稅捐高權/96 一、概 說/96 二、稅捐立法權的歸屬/97 三、稅捐收益權的歸屬/112 四、稅捐行政權的歸屬/120 第六節 稅法的法源/122 一、概 說/122 二、成文法源/123 三、不成文法源/131 四、法源的位階/150 第七節 稅法的解釋/153 一、稅法解釋的目標/153 二、稅法上法律解釋的界限/156 三、稅法解釋的方法/157 第八節 稅法上法律漏洞補充/173 一、概 說/173 二、法律漏洞的意義/173 三、法律漏洞的認定與法外空間/174 四、法律漏洞補充的合法性/176 五、法律漏洞補充的界限/178 六、法律漏洞的補充方法/179 第九節 稅法的適用與國際稅法/192 一、稅法的適用/192 二、稅法的適用原則/195 三、稅法的效力/200 四、國際稅法的意義及其功能/202 第十節 經濟的觀察法/204 一、意 義/205 二、理論根據:量能課稅與負擔公平原則/208 三、經濟觀察法在稅法解釋上的適用情形──經濟上解釋(wirschaftliche Auslegung)/210 四、經濟觀察法在法律漏洞補充的適用情形/212 五、經濟觀察法在事實認定上的適用情形/213 六、適用類型/215 七、適用界限/223 八、未來展望/227 第十一節 稅捐規避/229 一、稅捐規避之概念/229 二、稅捐規避行為之否認/233 三、稅捐規避行為之成立要件/237 四、稅捐規避之法律效果/242 五、證 明/248 六、個別情形/249 第十二節 稅法上類型化觀察法/256 一、問題之提出/256 二、類型化觀察法的性質/257 三、類型化之正當性依據/258 四、類型化觀察法之種類/259 五、類型化觀察法之作用/260 六、類型化規定之限制/261 第十三節 稅法上法律不溯既往原則/263 一、法律不溯既往原則之法理依據/263 二、法律不溯既往原則及其例外/264 三、真正的溯及效力與不真正的溯及效力/266 四、德國實務上最新發展:聯邦憲法法院二○一○年七月七日判決/272 五、程序從新原則?/273 六、過渡規定/274 第十四節 稅法上誠實信用與信賴保護原則/276 一、前 言/276 二、稅法上誠實信用原則之適用/277 三、稅法上權利失效/285
第二章 稅捐債務法 第一節 稅捐法律關係的基本概念/287 一、稅捐法律關係的意義及其內容/287 二、稅法上法律關係之當事人/294 三、稅捐稽徵機關/301 四、稅務代理人/302 第二節 稅捐債務之發生/307 一、問題之提出──稅捐債務發生的意義/307 二、稅捐債務的成立時期/308 三、各個稅捐債務的成立時期/310 四、從構成要件實現而成立稅捐債權所導出的推論/312 第三節 課稅要件、稅捐優惠與重複課稅/318 一、課稅要件的意義及其機能/318 二、課稅要件的要素/318 三、稅捐優惠/329 四、重複課稅/337 第四節 課稅事實變更對於稅捐債權之影響:稅法與私法關係之融合統一原則/341 一、問題之提出/341 二、課稅事實變更對於稅捐債權之影響/341 三、稅捐法律關係與私法關係之融合統一/343 四、已發生之稅捐債權,因形成權之行使而變更/353 第五節 稅法上責任債務(第二次納稅義務)/354 一、目 的/354 二、責任要件/355 三、責任的從屬性/358 四、責任的補充性/359 五、責任範圍/360 六、法定主義與便宜主義/361 七、責任請求權的主張──責任裁決/361 八、權利救濟/363 第六節 稅法上之連帶債務/366 一、稅法上連帶債務之本質/366 二、稅捐連帶債務之發生/368 三、稅法上連帶債務之效力/375 四、連帶債務之內部關係/381 五、連帶債務之主張/382 第七節 稅捐債務關係之變更及消滅/384 一、稅捐債務關係之變更/384 二、稅捐債務關係之消滅/392 第八節 稅捐的附帶給付/415 一、概 說/415 二、滯報金、怠報金/416 三、滯納金/419 四、利 息/425 第九節 稅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427 一、概 說/427 二、稅法上不當得利返還請求權之構成要件/430 三、稅法上返還請求權之發生/436 四、稅法上返還請求權之清償期屆至/438 五、返還義務人與返還請求權人/439 六、返還範圍/441 七、返還請求權之行使與消滅時效/443 八、權利救濟/445
第三章 稅捐稽徵程序 第一節 稅捐稽徵程序概說/449 一、意 義/449 二、一般程序原則/450 三、稽徵程序之開始與當事人之程序上權利/460 四、事實關係的調查/465 五、證據方法、證據的評價/479 六、稅捐資料的保密/490 七、資訊公開/499 第二節 稅法上協力義務與稅捐申報/504 一、稅法上協力義務/504 二、稅捐申報/509 第三節 課稅處分/521 一、意 義/521 二、課稅處分的作成/522 三、課稅處分的種類/526 四、課稅處分的可分性/531 五、課稅處分的效力/533 六、課稅處分與變更處分/549 第四節 推計課稅/553 一、推計課稅之意義/553 二、推計課稅之性質/554 三、推計課稅之必要性及其法規依據/557 四、推計的對象/560 五、推計課稅的種類/563 六、推計課稅的指導原則/565 七、推計課稅的方法/566 八、推計課稅之合理性/571 九、稽徵行政程序問題/574 十、推計課稅與行政爭訟/575 十一、推計課稅在處罰領域上之適用/580 第五節 稅法上強制執行/584 一、概 說/584 二、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的強制執行沿革/584 三、行政執行的基本原則/587 四、公法上金錢債權之強制執行的前提要件/589 五、行政執行的程序/597 六、行政執行的確保/601 七、執行停止及撤回/606 八、權利保護/610 九、行政執行之終止/616 十、執行費用/617 第六節 稅法上個別案件正義——以稅捐稽徵法第四十條規定為例/619 一、問題之提出/619 二、稅法上個別案件正義──妥當性/620 三、稅捐之徵收「不當」的情形/621 四、稅捐徵收不當的主張/627 五、稅捐徵收不當的救濟/627 第七節 稅捐優先權與稅捐債權之保全/629 一、稅捐優先權/629 二、稅捐保全/635
第四章 稅捐罰則 第一節 稅捐秩序罰/653 一、意 義/653 二、種 類/655 三、處罰法定主義/655 四、成立要件/661 五、稅捐秩序罰的處罰對象主體/673 六、處 罰/679 第二節 稅捐刑罰/699 一、概 說/699 二、逃漏稅捐罪/699 三、違反代徵或扣繳義務罪/707 四、教唆或幫助逃漏稅捐罪/707 五、負責人之處罰/710 六、主觀責任要件/714 七、處罰量刑/716 八、處罰程序/720 第三節 自動報繳免罰/723 一、概 說/723 二、自動報繳免罰的正當化根據/724 三、免罰要件/726 四、免罰範圍/731
第五章 稅捐權利保護 第一節 稅捐行政救濟/733 一、申請復查/733 二、訴 願/740 第二節 稅捐行政訴訟/748 一、概 說/748 二、行政訴訟之當事人/749 三、行政訴訟之提起/751 四、訴訟種類/757 五、行政訴訟之審理/773 六、行政訴訟裁判之基準時/787 七、行政訴訟之裁判/792 八、行政訴訟判決之既判力/797 九、上訴審程序/802 十、聲請釋憲(憲法訴訟法)/804
參考文獻/8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