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加油站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創新管理:贏得全球競爭優勢

創新讓企業更長久




我要購買

  

  彰化縣專業從事農產品貿易的「金色大地」公司去年剛成立,即透過創新電子商務平台,成功將台灣頂級愛文芒果銷售到中國;對岸消費者只需在平台下訂,就能在家等著享用,建立兩岸跨境電商合作新模式.. .. 該公司與南台灣小農合作,從栽種到採收,都派駐專人監督,力求安全生產、安全檢驗、安全把關與安心食用;收購價格則比市場多出3成,農民有絕對合理的利潤。上月首批採收的芒果出口到中國有3貨櫃,均是販售到市場,本周啟程的1貨櫃,則將直接送達給消費者,相當便利。

  不與傳統通路商競爭,金色大地嘗試打造農漁產品供應鏈3.0模式,即以「互聯網+」為新的行銷通路,結合「線上預購、線下體驗」啟動台灣訂、海外取的全新貿易。

  另外,在台灣更採取「三高行銷策略」,在最高的101大樓、最快速的高鐵,舉辦最高級芒果宣傳行銷,吸引陸客當場下訂。

【轉載自 中國時報/2015年6月11日】
  ....................................................................................................................................................
 

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不竭源和動力!
為了完成創意到市場價值的轉化,創新管理需要從策略、組織、資源和文化(制度)、等四個方面進行精心的設計,讓以解構為主的「創造性破壞」與以建構為主的「組織重建、規則複構」可以合理地互動,持續地推動企業的進化。

創新管理的框架茲說明如下:
  1. 創新策略(Innovation Strategy)
    創新需要企業的策略引導,從學科邏輯結構與思想方式來看,創新與策略幾乎相同。
    例如:世界創新的典範3M一直在策略上要求當年開發的新產品與新服務要為下一年的銷售收入創新10%的貢獻,這樣的策略目標使3M每年開發的新產品高達1,500件。因此,增強策略管理能力與策略創新能力,加強企業策略與技術創新的良性互動,是實施自主創新的重要條件。沒有「企業策略―產品設想―技術實現」的策略路徑分析,企業的自主創新將難以真正實現。

  2. 創新組織(Innovation Organization)
    實現企業自主創新,必須持續進行創新組織結構的優化。傳統中國企業延續的是工業社會的科層等級制的組織結構,其研發、生產與行銷等聯繫很容易被割裂,即使是高強度的研發也不足以衝破部門的藩籬,市場需求與技術供給難以得到真正的配適,導致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難以實現。因此,現代創新型企業必須從根本上改革企業組織,使組織成為面向顧客的流程化組織形式,更快、更有效率地將創新孵化成可製造、有商業價值的產品。
    例如:中國大陸的海爾集團不斷也調整組織結構,努力達成商流、產品流與物流的合作,努力實現業務訂單與員工工作任務的配適,甚至跨向透明的「零」管理階層的組織架構,對其創新的發生及最後的價值實現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企業應該不斷地加強組織變革與創新,為新思想變成新價值搭建卓越的流程平臺。

  3. 創新資源(Innovation Resources)
    創新是創造性地實現資源的重新組合,這些資源包括資訊、資金、人才、品牌、知識產權等一系列有形與無形的資源。要實現企業自主創新,企業必須不斷地豐富與擴大創新資源,特別是資訊與智慧財產權資源,為了加快這一進程,企業對內需要充分調動員工參與創新的積極性,逐歩實現企業自主創新的全員參與。例如:中國的寶鋼集團每人每年平均提供四項合理化建議每年多人從事競爭資訊開發的企業管理方式;而Toyota更是以每人每年平均提供35項、總共200項建議的水準,成為世界上極具創新力的企業。
    在開放式創新體系下,企業獲取外部知識的能力變得愈來愈重要,而互動式學習(Interactive Learning)是獲取外部資源、產生創新的重要條件。因此,學習和研發將成為創新的兩個重要面向。與此同時,用戶,尤其是領先用戶,直接參與創新,將加快創新的速度和提高創新的成功率,不僅用戶的民主化的創新對企業的創新實踐有很大的影響,供應商也是主要的創新者。至於資金實力雄厚的企業,則可用種子資金和風險資金幫忙技術先進的小企業研究具有創新性的專案,透過小企業成功的研發而獲得技術能力。為避免重複研發,或者彌補企業本身技術方面的不足,企業也可以透過購買外部技術或技術併購,有效而經濟地獲取先進技術和關鍵技術,加快創新的速度。總之,企業創新資源多元化整合的過程,也應該是企業創新網路建立的過程,創新資源和創新網路相輔相成,共同推進企業創新。

  4. 創新文化(Innovation Culture)
    創新文化對創新的有效展開具有重要意義,與資訊、資金與組織結構相比,創新文化被稱為「技術創新新硬幣的另一面」。海爾的創新之所以比較成功,是因為海爾有效地將中國的儒家文化(合適的等級制)、美國的創業精神、日本的團隊文化和德國的品質文化整合在一起。重親創新文化將有更大的意義。
    價值觀、制度體系、行為規範和實物載體是創新文化的四個維度,企業推動創新必須高度重視這四個方面。價值觀是文化的根本特徵,當代創新文化應以企業家精神為核心,追求超前、開拓,變革和卓越的創新文化。
    創新文化決定著企業創新的價值導向,企業創新的規模、水準、重點及方式往往由其價值導向所決定。例如:Sony一直把「技術領先」視為該公司創新文化的根本導向,其技術創新活動十分活躍,在電視機、數位音響等方面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果;3M以「新產品∕新業務收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作為企業經營的主要目標,從而走上全球最佳創新公司的舞臺。創新文化得以運行,必須有一定的制度體系為保障。例如:微軟的員工分為15級,而且每年都不同,薪水根據相應的等級制定,合理的考評制度促使員工強化自我創新能力,以取得更高的報酬。
    行為規範是創新文化的基本特徵與具體表觀。創新文化在行為規範方面表現為企業家和員工對創新的高度重視,既理解創新、參與創新與重親創新,也能夠容忍失敗,以及對員工背景(國籍、所在地區和家庭等)有相應的尊重。
    實物載體是創新文化的客觀標誌,具有明顯的指導與示範效果。例如:許多創新型公司非常鼓勵個性化辦公室的建立,設立明顯的最佳創新員工標誌,建設企業創新產品的展示場地,並應向企業內外的人員開放,以建立企業員工對企業創新產品的榮譽感。
    總的來說,創新文化應該是一種獨特的二元文化。在保持統一性、協調性的基礎上略微增加個性、寬容失敗的內涵,是企業實現自主創新的文化基礎。
 
....................................................................................................................................................

 ■ 內容摘自『創新管理:贏得全球競爭優勢』,陳勁、鄭剛、蘇友珊 編著,智勝出版 
我要購買


522
(定價 580 元)

詳細書摘

創新管理:贏得全球競爭優勢


陳勁
現職: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北京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大陸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得者。國際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novation Studies總編輯。
學歷:浙江大學管理學博士。
經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史隆管理學院訪問學者、英國薩塞克斯大學科技政策研究院訪問學者。
專長領域:研究開發與技術創新管理。

鄭剛
現職:浙江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系副教授暨副主任、浙江大學矽谷創業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理事、ICSB中國創業協會副會長。
學歷:浙江大學管理學博士。
經歷:美國史丹福大學工程學院暨商學院訪問學者。
專長領域:技術與創新的策略管理、技術創業、新產品開發與專案管理等。

蘇友珊
現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兼任副教授。國際期刊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2015.07~)、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Review、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編輯委員。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國際企業學博士。
經歷:北京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訪問學者、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管理學院訪問學者。
專長領域:策略管理、科技與創新管理、國際企業管理等。

....................................................................................................................................................

本書主要特色

  1. 創新是國家競爭優勢的來源和企業持續發展的關鍵。創新管理則是提高創新能力,獲得更好創新績效的關鍵。本書借鑑國際一流創新管理教材架構,廣泛蒐集全球知名企業創新案例,完整梳理創新管理的知識體系,明晰創新的組織設計邏輯,對實施創新驅動的發展策略具積極作用。
  2. 本書具備以下特色:
    (1)體系原創:本書以「策略-流程-資源-制度與文化」為框架,建構新的創新管理知識體系。
    (2)內容實用:不僅涵蓋國際創新管理的最新理論與實踐動態,亦緊密結合中國大陸與臺灣創新管
        理的實踐應用,力求融會中西。
    (3)案例多元:既有Apple、Google等國際領先創新公司的案例,又有中國大陸及臺灣創新型企業
        的一手案例,有助於讀者更深入理解和掌握創新知識。
    (4)可讀性強:本書語言簡練,深入淺出,觀點明晰,可讀性強。


...........................................................................................................................................................
{ Go Top }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近期熱門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