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可說是3C賣場完全競爭的一年,尤其燦坤及全國電子的捉對廝殺情形,幾乎就是2003年的延長賽,不僅新聞大幅占據媒體版面,業績更是呈現三級跳,兩家業者廝殺的結果並沒有兩敗俱傷,反倒是其它沒有加入戰局的同業逐漸被邊緣化,消費者大量投靠到前兩大的陣營。燦坤試圖以規模經濟壓制全國電子,全國電子則持續打出獨特服務戰。全國電子總經理蔡振豪說,流通業營業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就會賺錢,加上獨特價值服務才能讓獲利更為亮麗.......
(轉載自聯合新聞網/林茂仁)
.....................................................................................................................
|
現今服務的競爭環境有哪些困境? |
1. 全面競爭障礙相對較低: |
因服務創新無法申請專利,且大部分的服務都不是資本密集,因此創新可以輕易被對手複製。 |
|
2. 規模經濟: |
由於服務具有同時性及消耗性,顧客必須到達服務設施,或服務必須到達顧客處,市場區域受到限制,並導致小規模的輸出。為此,加盟公司藉由分攤採購或廣告成本,以實現規模經濟。 |
|
3. 不穩定的銷售波動: |
服務需求會隨著每天、或季節性而有所不同,而且顧客是隨時到來的。 |
|
4. 與購買者或供應交易者沒有規模優勢: |
服務業屬小型規模,在與強大購買者或供應交易時處於不利的地位。當然也有例外:如麥當勞。 |
|
5. 產品替代: |
產品創新可以作為服務的替代品,因此,服務業必須觀察其他競爭者,也必須預期產品創新可能使他們的服務被淘汰。 |
|
6. 顧客忠誠度: |
個人化服務可以為企業創造忠誠的顧客基礎,形成了新服務的進入障礙。例如:醫療用品公司將電腦終端機置於顧客所在地,這些終端機可以促進新訂單產生,達到有效排除競爭者的目的。 |
|
7. 退出障礙: |
利潤低甚至沒有利潤。例如古董店等的服務業,其工作作為他們的嗜好,並雇用其家庭成員,沒有打算擴大獲利,因此,以獲利為目標的競爭者很難將這些私人企業逐出市場。 |
|
..................................................................................................................... |
如何運用競爭服務策略超越競爭者? |
波特提出三個通則競爭策略:全面成本優勢、差異化及重點集中。以下提供實例說明: |
一、全面成本優勢策略五大要素: |
1.
以共同行銷為思考邏輯:如量販超市,其目標顧客
是那些願意大量購買、不需要特別包裝的商品,且能
夠自己動手作的人。 |
2.
將客製化服務標準化:例如小型法律顧問服務,即
是以低成本實現例行的的專業服務。 |
3.
服務傳送中降低個人因素:例如自動提款機,因顧
客不必與出納員互動,也因此降低了銀行交易成本。 |
4.
降低網絡成本:例如聯邦快遞發展出輪軸式網絡,
將快遞中心設在具有最先進分類技術的孟菲斯市(美
),而每當有新城市加入時,只需要增加一條來回中
心點的路線而不是另建網絡,故而降低了網絡成本。 |
5.
讓服務作業離線:例如修鞋服務可以分散各地,讓
顧客方便送鞋及取件,而訂單則送到修理中心。 |
|
二、差異化策略五大要點: |
1.
讓無形變有形:例如贈送附有飯店名稱的衛浴用品
給顧客。 |
2.
將標準產品客製化:例如美髮店提供個人設計師、
果汁吧及放鬆的環境,以與一般的理髮店區隔。 |
3.
降低察覺的風險:例如顧客欠缺汽車修理的知識,
但若服務提供者願意撥出額外的時間解釋問題,無形
中將會建立顧客的信賴,並讓顧客願意額外付出。 |
4.
注意人員訓練:大多數成功的產業都有高品質的訓
練計畫,以促進服務品質提升,此為很難複製的競爭
優勢。 |
5.
品質管制:可運用員工訓練、明確程序、技術等方式
來解決問題。 |
|
三、重點集中策略: |
藉由解決顧客的特定需求,來提供特定服務給目標市場。包括:區隔市場、分類顧客及降低績效標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