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代理理論得知存在資訊不對稱問題時,辦學績效較佳的學校為避免被認為績效不佳,會提高其資訊揭露程度釋放正面訊息,以獲得更多來自於政府補助的收入,故辦學績效與財務資訊揭露程度影響了政府補助收入。若募款補助來自於創辦人或特定捐款人,此時,捐款人可以取得內部資訊做為捐贈決策之依據,故資訊不對稱之問題小,辦學績效及財務資訊揭露對捐款收入的影響較不明確。以2004~2008學年度私立大專院校資料進行實證研究,結果顯示,來自於政府補助收入與學校辦學績效、財務資訊揭露及學校規模呈現正相關,而與受企業支持呈現負相關,此結果與研究假說預期一致。來自於創辦人或特定捐款收入僅與學校規模及受企業支持變數呈顯著正相關,其餘變數皆無顯著相關,與預期一致。故當資訊不對稱問題小時,來自於特定人捐款收入與辦學績效及財務資訊揭露無顯著關係。 至2009學年度為止,私立大專院校約占我國高等教育整體的67%;私立大專院校數目急速成長,但受少子化之影響,學生人數持續遞減,有招生不足的壓力,從而影響學雜費收入來源,造成學校經營運作之困難。外界補助捐贈收入為學校第二大收入來源,因此,學校愈來愈重視補助捐贈收入來源之開發,且隨著非營利事業組織日益多元化及專業化的環境,組織績效與資訊揭露程度也愈受到外界人士關注。私立大專院校補助捐贈資金來源主要為政府或特定人士捐贈,依《私立學校法》規定,私立大專院校所有權並不歸屬於特定人,政府得針對辦學績效優良私立學校酌予補助。在資源有限之下,提高學校辦學績效及資訊揭露是否有助於學校向外界取得補助捐款收入,為本文研究宗旨。 目前私立大專院校之補助捐贈收入可區分為兩大主要來源,一為政府補助、二為接受組織特定人士捐贈。依本研究統計,2004~2008學年度期間,平均各大專院校獲得外界補助及捐贈收入平均為1億9,100萬元,其中,由政府補助部分為1億2,200萬元占64%,私人捐贈部分為6,900萬元占36%。政府補助私立大專院校仰賴特定分配標準,例如:高教司所管轄學校訂有「私立大學校院整體發展獎助及補助審核作業原則」,技職司所管轄學校訂有「教育部獎補助私立技專校院整體發展經費核配及申請要點」,均要求學校須依規定揭露相關財務資訊。在私人捐贈部分,主要來自於特定人士捐贈,捐款來源為學校創辦人或所支持之企業,極少部分來自於校友及社會大眾捐贈。來自於創辦人、企業等特定人士的捐贈,其動機包括租稅優惠利益及提高企業整體形象,或者是支持與企業集團理念相同的公益教育慈善活動等。 私立大專院校之創校背景不同,面對補助或捐贈收入的來源亦不同,不同來源須考量補助捐款人(主理人)對辦學績效及資訊揭露要求,滿足特定績效標準或資訊揭露要求。目前私立大專院校補助捐贈收入是僅次於學雜費收入的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不論是政府補助或特定人士捐贈,對改善私立大專院校教學環境、提升學生受教品質均有正面效益……本文未結束,完整試讀內容請點選以下「點閱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