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教育部積極鼓勵以學校為本位,由學校教師自發性組成專業學習社群,探求各種增能活動,並透過教師之間有意義的對話,將彼此的教學想法做合乎脈絡的分享,期許如此專業對話的學習社群,將有助於提升教師的教學效能(教育部,2009)。然而,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所主張的不應只是教師能力的提升,也應該關注學生學習之改善,更應期待教師能夠由下而上,促進學校組織文化的轉變(Nelson & Slavit, 2007)。因此,組成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的方式,可以以學校為本位,由下而上,由校內具共同理念與想法的教師自願者組成,並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做為社群的主要目的,持續性的進行社群學習活動;同時,學習社群亦應與學校教學現場、學生實際狀況與需求相配合,建構出以校內教師需求為本位之專業學習社群,從「心」出發,凝聚共識,才能共同實踐提升學生學習的目的。 本研究所選定的個案學校,屬於一所花蓮縣偏遠地區的原住民小學,校內教師經常深感教學專業不足,教學現場需要有更多夥伴的支持與協助,故而有組成校內教師專業學習社群之需求與必要。適逢教育部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發展計畫之大力推動,本研究希望藉由個案學校教師的客觀分析與討論過程,由下而上,凝聚校內教師的共識,並尋求行政人員的協助,以社群經營達成教師專業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之提升。 一直以來,研究者深感透過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師素質與專業成長的重要性,且未見有關如何幫助偏鄉學校從尋求共識中組織規劃教師學習社群的研究案例,因此,擬藉由相關文獻的蒐集與歸納,並利用層級分析(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問卷之協助,幫助個案學校發展一套適合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組成與運作之內涵選用程序,並期能將此發展歷程於焦點團體討論後,實際於個案學校運作並提供給其他學習社群參考。此外,為了從校外取得社群發展建議的外部參照觀點,本研究邀請花蓮市一所已發展學習社群較為成熟之學校教師來參與……本文未結束,完整試讀內容請點選以下「點閱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