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的學習歷程中,識字能力的重要性是無庸置疑的。如同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暨著名心理學家Jeanne Chall所界定之閱讀發展歷程,在發展上,「識字期」(initial reading, or decoding)及「驗證、流暢期」(confirmation,fluency, ungluing from print)這兩個階段是在國小中低年級時期的學生所發展出來的(Chall, 1996)。而這兩個階段則是建立基本讀寫概念與穩固識字能力的主要基礎,被學者歸類於「學習如何閱讀」(how to read)的層次(王瓊珠、洪儷瑜、陳秀芬,2007)。另外,前面階段的閱讀發展亦會影響後面階段的閱讀發展,如果先前階段的發展出現困難,將導致後期閱讀發展的進步不佳(Carnine, Silbert, Kame'enui, & Tarver,2004)。但如果在早期階段,未能發展出良好的閱讀技巧,就會導致日後學習的困難(Stanovich, 1988)。換言之,識字能力出現問題的學生,顯然就無法利用更高階的閱讀能力獲得知識。 一般而言,在閱讀表現上存在識字問題與/或閱讀理解問題的學生,被稱之為「閱讀障礙」(許多名詞皆用以形容關於閱讀困難的個體,請見第四部分第一小節「研究樣本類型不同」,有相關說明與討論)。關於閱讀障礙的相關研究,始於1896年英國醫師Morgan的研究,自此展開了一百餘年的發展。然而,在這百餘年相關研究的發展之中,很少有某一個假說可以獲得大多數學者的支持,即使如近年來相當普遍,由Wolf與Bowers(2000)所提出的雙重缺陷假說(double deficit hypothesis),也仍有許多學者持有不同、甚至反對的意見(Badian, 1997; Heiervang & Hugdahl,2003; von Károlyi, Winner, Gray, & Sherman, 2003)。因此,閱讀障礙是一個高異質性(high heterogeneous)群體的觀點,就成為大多數學者在閱讀障礙議題中,少數為大多數學者所共同接受的共識(Morris, et al., 1998)。然而,此共識除了引發許多學者投入閱讀障礙的亞型分類(subtype)議題之外,卻也產生了「每個學者的分類都不盡相同」的一個尚未解決的問題……本文未結束,完整試讀內容請點選以下「點閱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