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是一種科學, 也是一種藝術」。領導的科學性在強調有效能的領導者應具備豐富的學理知識與技能;而領導的藝術性則在凸顯成功的領導,尚無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良方,亦即,卓越的領導仍需仰賴領導者靈巧的智慧與經驗,能隨時因勢利導,通權達變。因此,就校長專業領導能力的培育而言,屬於科學性的領導知能領域,通常可藉由校長職前與在職進修獲得充實;對領導的藝術性能力,雖也可以透過進修成長而獲得,但更需藉由親身體驗、個人實務經驗累積、用心的觀察與省思,才能逐漸內化而增長成個人的領導智慧;它通常是無法速成,需要時間的醞釀與溫火慢燉而成。由於校長專業領導能力的要求與校長的領導角色有關;近年來,國內中小學校長隨著政治、經濟、社會與教育環境的快速轉變,其領導角色也日益複雜化,不僅需扮演策略規劃、教學領導、參與領導、道德領導者,也需具有政治智慧(鄭新輝,2010)。但由於校長一人的智慧與時間有限,因此,若能藉由他人的提攜與經驗分享,不僅有助於強化個人的領導智慧,也可確保學校經營品質的提升。近十年來,有關分享領導(shared leadership)、參與式領導(participative leadership)或分布領導(distributed leadership)的概念逐漸受闡揚(Harris, 2008, 2009; Leithwood, Mascall,& Strauss, 2009; MacBeath, 2009; McBeath,2008; Spillane, 2006; Yukl, 2010);學校領導的「校長共治」(co-principalship)模式也受到關注(賴志峰,2010;Eckman,2006, 2007; Glatter & Harvey, 2006; Gronn & Hamilton, 2004; Paterson, 2006)。其所強調的有效領導概念,不再集中或侷限於單一校長的身上,而是可透過校內適當的領導者授權與分享的歷程,以累積的領導活動(a cumulative activities),創造出合作或集體領導效能;而校長則扮演整合與維持其他領導者生產關係的角色(Grenda,2006)。由此可見,學校單一校長領導的概念已逐漸轉變,另類有效能的多元領導者之運作模式,也將逐漸受到關注……本文未結束,完整試讀內容請點選以下「點閱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