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校院是教育學制的頂端,對高級人才的培育肩負有重要的任務與使命感。如何打造符合產業用人之需,又能讓畢業學生獲得發揮專業的平台,使畢業就能立即就業,就業後就能久留其職,乃當前政府、學校及產業界的共同願景。 美國的高等教育能在世界享有盛譽,其主要原因為沒有僵化的制度(nonsystem)。總統Obama提出「世界第一」(First in the World, FITW)計畫(U.S.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14),訂定2020年美國大專畢業生倍增的目標,更要提高學生的畢業率(Kretovics, 2011)。只是,大專學生畢業之後的就業問題,一直都是被關注的焦點。依據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O)於2012年發布的統計資料,2011年全球25歲以下的青年人,有高達7,500萬人處於失業狀態(ILO, 2012)。再從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and Development, OECD)的調查發現,2012年OECD會員國15至24歲的整體青年失業率為16.3%,歐元區會員國的整體青年失業率更高達24.1%(OECD,2013)。而我國2012年15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為13.17%( 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已十分逼近OECD會員國的整體數值,但韓國2011年僅有7.4%(徐德宇,2012),日本則為8.2%(曹毓珊、蔡玫君,2012)。顯見我國青年失業率嚴重高於日本及韓國等國家。 當高等教育從菁英教育開放成為普及教育後,使得大專畢業生的失業率同步上揚,引發社會高度關注大學能否培養具備充分就業力的青年(胡茹萍,2013)。嚴長壽(2011)於《教育應該不一樣》一書中,尤其關心技職教育失焦,以及學用落差的情況。政府也正視此一問題的嚴重性。依據勞動部(2014)的資料顯示,協助青年就業的重要關鍵,在於從校園接軌到職場;教育部(2010)的技職教育再造政策重點,更在於強化學用合一的相關措施。……本文未結束,完整試讀內容請點選以下「點閱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