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加油站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 1 | 2 | 3
就是愛教‧3月最熱門

熱門 :  節能減碳  媒體素養  陸生  校長倫理
3月最熱門關鍵字:
融合教育

  臺灣在1973年開始規模較大而正式的資優教育實驗,迄今已有30餘年的歷史,創設時是以集中式資優班辦理。對於安置方式較大的轉變是1980-1981年間的資優教育評鑑,評估學生在集中式的編班之下,學生的學習成效表現,發現在集中式的編制之下,學校比較偏重學科的教學,思考、情意的層面沒有受到重視。與會的評鑑委員建議採取分散式的編班,尤其是臺北市,重視資優生與普通生的互動,以及班級內和諧的氣氛,所以臺北市是以行政的命令,在1983年就完全使用分散的方式實施國中資優教育。這是一個轉捩點,從1983年起採取融合教育的觀點,開始分散式的安置方式,民國1983年設立的國小一般智能資優班,也都是以分散式型態實施資優教育(陳美麗、吳淑敏,1995;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8)。

  在學界的努力之下,國內資優教育安置方式朝多元化、彈性化邁進,然2004年,「常態編班」政策於國民教育法修訂時正式規範,部分縣市遂以增設集中式資優班逕行能力分班,引起各界對於廣設資優班的疑慮,憂心學校假資優之名,行能力分班之實,進而影響常態編班政策、教學正常化及資優教育發展。2006年,教育部修法規定國民教育階段資優教育,除藝術才能優異教育得依藝術教育法相關法規規定集中編班外,其餘各類應以分散式資優資源班辦理方式為限。2009年11月18日特殊教育法修正公布,第35條更明確規範國民教育階段學校資賦優異教育之實施採分散式資源班、巡迴輔導班、特殊教育方案辦理;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依第十一條第一項(集中式特殊教育班)及第三項(巡迴輔導班)規定方式辦理。

  對資優學生的學習來說,集中式和分散式各有利弊,但是以學校的立場來看,多數學校是傾向集中式,而以學者專家訪視之後的觀點是分散式比較不會造成學業的壓力,但有很多相關的研究也指出,關鍵不在於安置的型態,在於教師如何經營班級氣氛、如何帶動班上學生的互動。也就是說集中式與分散式沒有所謂的好與壞,重點在師資,如何進一步引導學生互相欣賞、合作學習,這才是關鍵。

  學者專家對班級經營(class management)一詞看法互有不同,但基本內涵和實際精神大致相仿,吳清山(1990)歸納各家的說法,定義班級經營乃是「教師或師生遵循一定的準則,適當而有效地處理班級中的人、事、物等各項業務,以發揮教學效果、達成教育目標的歷程。」班級經營是教師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本文未結束,完整試讀內容請點選以下「點閱排行榜」。

 
瀏覽電子全文需安裝Acrobat Reader 及 HyView 瀏覽軟體:前往下載
序號
篇名
作者
日期
刊名
試讀
1
台北市國中融合教育的實踐與校長的角色 黃國晏
201106
台東大學教育學報
2
近兩年國內外融合教育之學術論文分析與議題探討 王于欣
201103
特殊教育季刊
3
從資優生融合教育的觀點談班級經營 吳淑敏
201006
資優教育季刊
4
個別化教育計劃在學前融合班實施之探討:以一個融合班為例 李翠玲、鐘梅菁、邱奕君、邱上純
200812
教育學刊
                           購買知識庫年費卡
高等教育知識庫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 1 | 2 | 3
 
★ 近期熱門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