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加油站
首頁學習加油站跟著黃律師學法趣歷期交通標線劃設模糊衍生爭議..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12 | 3 | …… | 19 | 20 | 21
更多法學知識請上高點法律網

Case 399.

交通標線劃設模糊衍生爭議可依循哪些法律概念呢?
Lawyer黃的生活體驗Lawyer黃的法律觀點Lawyer黃請你動動腦

週五晚上,小毛邊喝著熱炒店的生啤,邊對黃律師大吐苦水:「我車明明沒停紅線,被開罰單是怎樣?!」

「在哪裡被開單?」黃律師問。

「我家旁邊的巷口啦,拜託,現場那條紅線畫得歪歪扭扭,還塗到水溝蓋上,跟鬼畫符一樣,看起來哪裡像是一般我們看到的紅線!」

「那你有申訴嗎?」

「有啊,結果裁決所的裁決內容文謅謅寫了一通,說『該紅線上之紅漆一般人依肉眼觀之,足可清楚判斷該處繪有禁止臨時停車之紅色標線,並無有令用路人產生混淆之情形……』!」

小毛氣得夾起一塊蚵仔酥就往嘴裡塞:「這樣我也能被罰?太誇張了吧!」

黃律師笑了笑:「別急,問題就出在那條線到底有沒有依法劃設。如果紅線設置不清楚、不符規定,政府就不能拿來罰人。」

「真的?那我是不是可以打行政訴訟?」

「當然,我來跟你說說這背後的法律邏輯……。」

{Go Top}

 

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應以行為人主觀上具備何等要件為前提?禁止臨時停車標線之法律性質為何?且看黃律師以下的說明,便知分曉。

一、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應以行為人主觀上具備何等要件為前提?

  1. 行政罰法第7條第1項規定:「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行為非出於故意或過失者,不予處罰。」
  2. 現代國家基於「有責任始有處罰」之原則,對於違反行政法上義務之處罰,應以行為人主觀上有可非難性及可歸責性為前提,如行為人主觀上並非出於故意或過失情形,應無可非難性及可歸責性,故前開規定明定不予處罰。

二、禁止臨時停車標線之法律性質為何?

  1. 行政程序法第92條規定:「本法所稱行政處分,係指行政機關就公法上具體事件所為之決定或其他公權力措施而對外直接發生法律效果之單方行政行為。前項決定或措施之相對人雖非特定,而依一般性特徵可得確定其範圍者,為一般處分,適用本法有關行政處分之規定。……」
  2. 「禁止臨時停車標線係屬禁制標線,依道路交通標誌標線號誌設置規則規定,係以紅實線標繪於道路緣石或路面上,對於用路人行止有所規制,課予用路人一定之不作為義務,違反者,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5條設有處罰規定,為具有規制性之標線,雖非針對特定人為之,然依其一般特徵仍可確定係以該標線效力所及之停車人為規範對象,核其性質自屬行政程序法第92條第2項所定之一般處分,且其劃設行為即屬公告措施,故於該標線劃設完成,即發生效力。」(最高行政法院109年度判字第557號判決參照)。
  3. 「禁止臨時停車標線係屬禁制標線,其在對用路人行止有所規制,課予用路人一定之不作為義務,違反者,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55條設有處罰規定,為具有規制性之標線,雖非針對特定人為之,然依其一般特徵仍可確定係以該標線效力所及之停車人為規範對象,核其性質自屬行政程序法第92條第2項所定之一般處分。」(最高行政法院105年度判字第13號判決參照)。
  4. 綜上,最高行政法院認為,「禁止臨時停車標線」屬具規制性之禁制標線,課予用路人不得臨時停車之義務,違反者依法可處罰。該標線雖非針對特定人設置,惟具一般可識別性,得認為係對不特定停車人所為之行為規範,性質上屬行政程序法第92條第2項所定之一般處分,且自劃設完成即生公告效力。

{Go Top}

※ 因例題設計之故,人物劇情皆純屬虛構,如有雷同,敬請見諒。


★答對題目就有機會以 75 折超值價購書,動作要快喔~~》》
本期超值限量好書:
行政法重點體系 / 翔律師 行政法 / 杉口
行政法體系建構 / 睿律師 行政法爭點解讀 / 兆熙
行政法爭點解讀 / 嶺律師 破解實務:征霸行政法核心概念 / 嶺律師
破解一試:行政法歷屆試題實務精編 / 嶺律師 公法二試全真模擬解題一本通(憲法、行政法) / 飛律師 編著.芊律師 增訂
行政法解題書 / 飛律師 編著.芊律師、和律師 增訂 行政法解題書 / 霜律師.丹律師
行政法實務與學說對話解題書 / 嶺律師 學習式六法(在校生入門必備)(不含律師選考相關法規) / 高點法商編委會
圖解式法典-行政法 / 朱律師

Q: 禁止臨時停車標線若劃設得令人難以辨認,警方是否仍得依違反紅線禁止停車規定進行舉發?

禁止臨時停車標線縱使劃設得令人難以辨認,警方仍得依違反紅線禁止停車規定進行舉發

按「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行政行為,應以誠實信用之方法為之,並應保護人民正當合理之信賴」行政程序法第5條、第8條分別定有明文。而行政行為之內容應明確,係所謂「行政行為明確性原則」,該原則強調涉及人民權利義務之法律事項,須有清楚之界限與範圍,使人民可事先預見,以符合法律保留原則及人民權利保障之要求,亦即,行政行為所規制之內容必須明確,俾使相對人立即知悉其規制內容,該行政行為之外觀意義須非難以理解,且為一般受規範者所得事先預見,使受規範者得事先斟酌違反效果,行政行為若有內容模擬兩可、甚至誤導情形,即至少構成得撤銷之事由。茲具有禁制作用之標誌、標線、號誌之設置既屬行政程序法所稱之一般處分,自應恪遵上述明確性、誠實信用及信賴保護等法定原則。此外,審酌交通標誌、標號、號誌之設置目的,在於提供車輛駕駛人及行人有關道路路況之警告、禁制、指示等資訊,以便利行旅及促進交通安全,業述如上,並為交通稽查人員執行違規取締任務之法令依據,如標誌、標線、號誌之設置模糊不清或相互矛盾,將致人民無所適從,若率爾將行政機關不確實之行政作為,歸責於駕駛人,尚嫌嚴苛,亦與立法目的不合,有違反法明確性及行政明確性。(臺北高等行政法院110年度交上字第302號判決參照)。準上,禁止臨時停車標線若劃設得令人難以辨認,警方不宜依違反紅線禁止停車規定進行舉發。

{Go Top}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12 | 3 | …… | 19 | 20 | 21
更多法學知識請上高點法律網
 
★ 近期熱門優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