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加油站
首頁學習加油站Hot Issue 重要議題回顧學校要革新,四大方向走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個人、團體與組織的連結

學校要革新,四大方向走




我要購買

  臺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今天(29號)到教育部門口陳情,質疑多項高教政策沒有改善,包含: 高教經費提升、大專生師比降低、私立學校法修法等,期盼能有清楚的改革方向……教育部高教司長李彥儀表示,對於生師比、未具本職兼任教師納勞基法、大學轉型退場、及大學財務透明等都有積極處理,生師比部分,會併同少子女化趨勢,朝向「合理調整」,將反應在各校招生名額總量的核定,另外,勞動部日前已進行法案預告,將把未具本職的教職員納入勞基法,大學退場部分,列管退場的學校,將要求財產信託,避免校產轉為私有……

【轉載自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2016年9月29日】
  ....................................................................................................................................................
 

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革新的未來展望!
本書綜合發展脈絡、學校革新的概念、困境,分別以學校內部、外部、內隱及外顯四個方面即包括績效責任、家長參與、組織學習及教育科技四層面、探討學校經營與管理革新的未來發展,以儘為探究省思新世紀學校發展的基礎。

一、學校內部續效責任的落實與推展
傳統上,績效責任多半由政策與評鑑面向,由外而內來評量或要求學校的績效責任,但學校革新也應該由內而外,重點在於教師的參與及認同,因此如欲推動成功的學校經營與管理革新,首要發展與落實校園內的績效責任。Fullan、RincÓn-Gallardo 與Hargreaves (2005)指出,須先聚焦於學校內部的績效責任,才具有意義與價值。亦即教師如能秉持績效責任領導理念,將有助於專業成長,兩者為動態循環的關係(張文權、范熾文,2015),再就學校競爭優勢的觀點,優先整合運用內部資源,也才能有效建立競爭優勢。具體來說,未來無論就政策制定、評鑑內涵、專業成長等面向,均應聚焦於校園內部績效責任推展的相關議題,包括教師績效責任領導、教師專業成長、教師專業倫理等,方能有助於學校發展。

二、家長投入及學校經營的對話合作
網路社會之發達及少子化的現象,已直接影響社會及家長對於學校教育的期望,更甚之,家長對於學校教育的投入,更將會直接衝擊學校辦學的走向。Fullan(2010)認為促進學校系統進行永續性的變革,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將所有利害關係人都含納進來。因此,家長與學生的需求,絕對會成為學校發展的重要參考。吳清山與林天祐(2011)即指出,未來由家長參與轉為家長投入(parent engagement),家長不只在金錢與志工服務,應直接聚焦於學生學習層面,避免分散資源以及干擾學校教育專業經營。由此可知,未來學校如能善用顧客關係管理、專業倫理、策略管理等概念,著重利害關人的需求,彼此對話溝通,依此提供客製化服務策略,例如客製化課程設計、適性化教學活動、適性輔導等,應能與家長建立互信互助的革新凝聚力。再從政策面向觀察,臺灣已公告實施實驗教育三法,公立學校推動實驗教育的法源獲得確立,未來家長教育選擇更加多元化,也更凸顯未來學校革新與家長對話合作的必然趨勢。

三、以組織學習為專業發展核心策略
無論是個人專業學習、組織創新、自我領導或知識領導等不同層次概念,均強調專業成長為教育的關鍵,而組織學習(organizational learning)顯然成為未來促進專業成長的核心策略。原因於組織學習包括個人學習,團體學習及組織學習三個層次,個人學習強調專業成長及改變心智模式;團體學習著重透過個體之間的分享創造,達成共識與理解;組織學習強調從共識中發展為知識、規定或制度(林明地、梁金都,2015;潘慧玲、陳文彥,2010)。另外,Saleem、Saqib與Zahra(2015)也認為組織學習涉及個人、團體面向,有利於建立競爭優勢及組織創新,其實徵研究發現,工作投入及團體流程都和組織學習有正向關係。因此,未來學校領導者應深切理解組織中不同層次概念,看似各具特性,實則彼此相互關聯,並運用組織學習作為促進學校經營革新的策略,例如善用知識領導推動知識創新,就必須先落實個人專業學習,進而作為規劃知識、文化與創業中心的基礎;而如欲推動組織顧客關係管理,個人專業倫理更是不可或缺的關鍵,以免喪失教育本質。

四、以科技輔助提升學生學習的成效
在科技化、資訊急速發展的潮流中、社會生活的模式已與科技緊密結合,而教育強調專業教學,培養學生適應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能結合科技所帶來的便利及學習特性,將是促動教育創新的重要環節,也就是說,教育與科技的結合,將是未來學校經營革新的重要議題。就實務層面,3D列印帶來技術發展新紀元,線上學習「磨課師」(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s)也啟動新型態的學習模式,使行動學習蔚為風潮,因此學校教育更需加緊思考未來資訊教育的走向(教育部電子部,2015)。此外,在顧客關係管理、知識領導、策略管理等不同層次的理論中,也均強調資訊科技的運用為其核心內涵,這些代表教育科技除了帶來學習方式的改變之外,更凸顯出了解及掌握資訊科技,已全面融入學校經營革新的多元內涵。但科技畢竟是輔助學習的工具,不應本末倒置,單一強調新科技的應用,而忽略學習本質。Nichols與Allen-Brown(1996)就指出,對教育科技的批判似未有實徵的知識引導,而導致一些負面的隱藏效應。因此,學校領導者仍需澄清省思自我的專業信念,體認教育本在於對人的關懷與成長,科技應處於輔助角色,專注於如何依其特性提升學生學習,方能發揮科搜結合教育的實際價值,也才能協助學校革新的永續發展。

 
....................................................................................................................................................

 ■ 內容摘自『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個人、團體與組織的連結』 
 范熾文、張文權 著,高教 出版 

我要購買


360
(定價 400 元)

詳細書摘

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個人、團體與組織的連結


范熾文
現職: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教授兼院長
經歷:中小學教師、教育部科員、教育局督學、課長、中小學校長、系主任 研究
領域:學校經營與管理、教育法規、學校行政

張文權
現職:國風國中教師、國立東華大學教育博士及兼助理教授
經歷:國中教師 、組長
研究領域:教育行政、班級經營

....................................................................................................................................................

本書主要三大特色

  1. 學校經營與管理是一門哲學,也是一門科學。有效的學校經營與管理,不僅能引領全體教職員的意向,創造正向的校園文化,更能利用團隊精神,來達成組織目標。本書基於學術創新與實務應用價值,考量學校組織情境因素,從個人、團體與組織的連結,有效分析當代學校經營與管理新興議題,各章提出之概念與做法,值得學術界與校長領導之參考。
  2. 本書從新興議題出發,連結個人、團體與組織三個層次,來撰寫各章內容,希望成員能夠主動積極,發展專業承諾,建立團隊精神,進而提升組織績效與參與社區文化實踐,共創美好未來。
  3. 同時本書各章後附有相關實際案例,期引導讀者透過案例分析,思考教育理論與實踐之串連。


...........................................................................................................................................................
{ Go Top }
回上頁 | 歷期頁面《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近期熱門優惠 ★